文章首发公号: 分派电影🎬 ,每日推荐告别(gào bié)剧荒!
斯蒂芬·金的作品总能展现出不同(bù tóng)风格跨度——
《闪灵》的心理压迫,《危情十日(shí rì)》的惊悚囚禁,用日常空间的异化(yì huà) 放大人性幽微。
《肖申克的救赎》的希望(xī wàng)坚守,《绿里奇迹》的超自然温情,又构建(gòu jiàn)了 “恐怖外壳下的救赎寓言”。

既有(jì yǒu)标志性的悬疑、恐怖氛围,又不乏温暖(wēn nuǎn)治愈的人文关怀。
这种 双重特质 在(zài)今天要聊的这部新片中同样(tóng yàng)鲜明。
“恐怖大师”的文本再次被搬(bān)上银幕,在光影之间勾勒出 关于“生命(shēng mìng)”“记忆”“死亡”的哲思。
《查克的一生》
The Life of Chuck

本片(běn piàn)改编自斯蒂芬·金2020年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zhōng piān xiǎo shuō)。
迈克·弗拉纳根 编剧、执导,此前他与(yǔ)斯蒂芬·金已经有过两次合作:《杰罗德游戏(yóu xì)》(2017)与《睡💤梦医生》(2019)。
本片于去年的多伦多(duō lún duō)国际电影🎬节首映,便以黑马之姿斩获(zhǎn huò) “观众票选奖” (该电影🎬节最高荣誉)。

(《查克(chá kè)的一生》剧组)
“抖森” 汤姆·希德勒斯顿(dùn) 主演。
海报中,他正立于一片“星海(xīng hǎi)之境”,挺拔身影微微倾侧,舞姿舒展而(ér)从容。
一道柔和的光晕自他身后升起(shēng qǐ),星空、幻海,静谧中透出 神秘的浪漫(làng màn)。
现实与梦境交织, “倒叙三幕剧” 正(zhèng)缓缓开启。
01
世界🌍倾塌
影片开场, 第三幕。
老师🧑🏫(lǎo shī) 马蒂 (切瓦特·埃加福 饰)的课堂上(shàng),学生🧑🎓正在朗诵沃尔特·惠特曼的 《自我之歌(zhī gē)》。
“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窗外骤然响起(xiǎng qǐ)的警笛声打破了宁静,噩耗传来,加州发生(fā shēng)9.1级特大地震,网络通讯瞬间瘫痪。
此后的(de)数月中, 灾难席卷全球。
洪水、火山爆发、海啸(hǎi xiào)、山火……整个世界🌍呈现出一片末日图景。
失业率(shī yè lǜ)和自 杀率飙升,饥荒与瘟疫四处(sì chù)蔓延, 人类社会接近分崩离析。

当世界🌍滑向(huá xiàng)崩塌边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情感的(de)重量。曾经被忽略的陪伴、争吵中(zhōng)遗忘的初心,现在都成了绝境(jué jìng)里的救命稻草🌱。
菲莉西亚 (凯伦·吉兰 饰(shì))拨通了马蒂的电话,主动提起了(le)复婚的事。

在陪前妻聊完天(wán tiān)后,马蒂给自己倒了杯酒,准备舒缓(shū huǎn)一下心情。
可电视📺里不是滚动的(de)灾难新闻,就是信号中断的雪花屏(píng)。更离谱的是,突然 跳出的一条(yī tiáo)广告——
“查尔斯·克兰茨,39年辉煌岁月,感谢(gǎn xiè)有你,查克!”
都什么时候了,还播(hái bō)这“鬼东西”?

他心里又一沉,这则(zhè zé)广告的画面,分明和大楼楼顶的(de)巨幅广告牌🃏一模一样。
转天,他向别人(bié rén)打听。结果 没人知道“查克”是谁(shuí), 更没人明白为什么关于他的广告(guǎng gào)会越来越多。


外面的世界🌍还在(zài)天塌地陷,邻居和马蒂一个劲地抱怨,越说(shuō)越激动,越说越悲伤,语气渐渐(jiàn jiàn)哽咽。
正说着,空中一架喷气式飞机掠过(lüè guò),在空中绘制出广告字,内容居然(jū rán) 又是“感谢查克”。

街头的涂鸦同样(tóng yàng)布满“查克”的名字,还配上了“永垂不朽(yǒng chuí bù xiǔ)”等夸张词汇
查克,究竟是谁?

更(gèng)诡异的一幕发生在菲莉西亚工作(gōng zuò)的医院里,所有的监护仪都在(zài)嘀嘀作响, 而病床🛏️上空无一人。
那些频率(pín lǜ)完全一致的共鸣,似乎是在为空气监测(kōng qì jiān cè)生命体征,听起来格外 刺耳👂阴森。

街区(jiē qū)突然断电,一片漆黑。
房屋的窗户却(què)齐齐 亮起幽幽蓝光, 玻璃上浮现(fú xiàn)出查克的身影。
从好奇到惊惧(jīng jù),身边发生的一切让马蒂感到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

在这个诡谲的夜晚,昔日的恋人(liàn rén)重新仰望星河,再次握紧彼此的双手(shuāng shǒu),夜幕下有了一丝暖意。
短暂的温情(wēn qíng)过后, 令人胆寒的现实 接踵而至:火星在(zài)释放出剧烈能量后,竟消失了(le)。

故事的另一边,主人公查克终于出现了(le)。
他躺在病床🛏️上,家人正与(yǔ)他做最后的告别。
监护仪上的(de)数值 与医院里那些设备显示的(de)完全一致。


曲线趋于平直,数值最终归零, 生命(shēng mìng)就此消逝。
马蒂与菲莉西亚这边,伴随(bàn suí)着遥远夜空中传来的爆炸声,更(gèng)多的星辰陨灭。
四周回荡起怪异(guài yì)的歌声, 世界🌍彻底终结。

世界🌍末日。
个体死亡(sǐ wáng)。
二者同步发生,纯属巧合?还是存在着某种(mǒu zhǒng)关联?
02
生命倒数
第二幕开始, 时间回到9个(gè)月前。
正在出差的 查克 (汤姆·希(xī)德勒斯顿 饰)走在午后的街道(jiē dào)上,他原本准备回酒店,却不知(bù zhī)为何被街头艺人泰勒的鼓点所(suǒ)吸引。
放下公文包, 跟随节拍,他的动作(dòng zuò)舒展开来, 从起初的试探变得愈加(yù jiā)投入。


这一幕迅速引起了路人(rén)的围观,人群中的詹妮丝也(yě)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轻轻摇摆。

查克邀请(yāo qǐng)詹妮丝共舞,她欣然加入。
长达近5分钟(fēn zhōng)的 “即兴演出” 堪称全片核心段落。
此时此地(cǐ shí cǐ dì),仿佛日常生活的沉闷被打破,刻板秩序(zhì xù)随之挣脱,陌生人之间碰撞出的火花(huǒ huā),迸发出 自由的生命力。
那是不受拘束(jū shù)的本真表达,恰似每个人心底隐藏(yǐn cáng)着那份 “渴望随性” 的冲动。
两人与(yǔ)鼓手泰勒配合默契,赢得了掌声与喝彩(hè cǎi)。

夜晚,查克再次路过白天翩然起舞的(de)地点,心中却泛起一丝疑问。
自己为何(wèi hé)会驻足聆听?为何又会即兴起舞(qǐ wǔ)?
或许他想起了曾参与的那(nà)支乐队,想起了某段时光。
而如今,一切(yī qiè)都已随风而逝。
在不久的将来,他会(tā huì)丧失行走能力;
失去咀嚼机能;
遗忘妻子(qī zǐ)的名字;
陷入混沌,无法醒来……
查克的(de)生命已进入倒数计时,9个月后(hòu),他的年龄将永远定格在39岁(suì)。

查克并非懵懂于死亡的必然,17岁(suì)那年, 自家诡秘的阁楼里,他早已(zǎo yǐ)清晰预见过那一幕。
只是,他不(bù)知道那一天何时会降临,能做(zuò)的唯有等待。
“等待是最煎熬的(de)。”
这句话,是祖父说给查克听(tīng)的。


03
我的宇宙
可以说,本片带来(dài lái)的观感有些复杂。
开篇的末日场景(chǎng jǐng)与穿插其中的“查克广告”,共同形成(xíng chéng) 惊悚悬疑的基调。
随着剧情推进,第二幕(dì èr mù)中查克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直至(zhí zhì)终幕揭开全部真相。
表面上,谜题已然(yǐ rán)解开。但,作为观众却不禁有了(le)更深的思考——
如果提前知晓自己的(de)死亡,余生将如何度过?

查克7岁时(shí),父母因意外双双离世,一同带走的(de)还有他那未出生的妹妹。
是(shì)祖父和祖母让他灰暗的童年(tóng nián)有了些许光彩,祖母常陪他(tā)看电影🎬,还教他跳舞。
自此,跳舞成(chéng)了查克对抗现实生活的方式。 在舞步(wǔ bù)起落间,他得以暂时忘却伤痛的(de)重量。

祖父母相继离世,查克在那栋“闹(nào)gui”的阁楼里, 窥见了多年后病床🛏️(bìng chuáng)上的自己。
这个情节设定的巧妙(qiǎo miào)之处在于,它并未明确给出生命(shēng mìng)倒计时的具体数字。
也许这正是本片(běn piàn)的隐喻——人终有一死,从出生那(nà)一刻起,我们便已走在通向终点(zhōng diǎn)的路上。
既然结局注定,生活的意义(yì yì)究竟何在?
查克用行动给出了他(tā)的答案……那么, 你的选择又会(huì)是什么?

六年级的时候,老师🧑🏫在课堂(kè táng)上朗读了沃尔特·惠特曼的《自我之歌(zhī gē)》。
那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在第三幕(dì sān mù)开场就出现过。
影片至此,形成闭环(bì huán)。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没有观看原片的建议(jiàn yì)先收藏再阅读。
“三幕”结构正是主人公(zhǔ rén gōng) 查克的人生倒叙 ——从临终回溯至(zhì)青年期,再到童年、少年时代。
39岁的查克(chá kè)因脑瘤离世,“感谢有你”的广告语(guǎng gào yǔ),其实是妻子在他耳👂边的深情(shēn qíng)呢喃。
现实世界🌍并未崩塌,真正终结的(de)是查克的生命。
所有看到广告的(de)人,都曾在查克的生命中(zhōng)与他 产生过交集。
比如,马蒂是查克(chá kè)儿时隔壁班的老师🧑🏫,还在学校(xué xiào)的舞会上夸奖过他。

比如,殡仪馆(bìn yí guǎn)老板是查克祖父生前的挚友,在(zài)第三幕和第一幕中他说着同样(tóng yàng)的台词。


他们纷纷现身,是因为老师🧑🏫曾(céng)借《自我之歌》告诉查克,人们脑海中相识(xiāng shí)的面孔、亲历的故事,这些记忆会(huì)随年岁流转变得辽阔复杂。
用想象力(xiǎng xiàng lì)充盈思绪、丰沛心田,就能编织出独(chū dú)属于“自己的宇宙”。
也就是说,第三幕中的(de)人物与景象,其实是 查克在陷入(xiàn rù)昏迷乃至弥留之际,于意识深处浮现的(de)幻象。
这些人与事,是他短暂(duǎn zàn)生命里最珍贵的记忆碎片,他(tā)将其组合成了 “查克的宇宙”。
本片(běn piàn)的三个段落联系不算紧密,却颇具(pǒ jù)诗意散文风格。
主演与配角均贡献(gòng xiàn)了精湛演技, 尼克·奥弗曼 富有磁性(cí xìng)嗓音的旁白将看似散落的情节(qíng jié)碎片串联在一起,让观众在跳跃(tiào yuè)的叙事中能够触摸到故事的(de)温度。

世界🌍依旧如故,只是那个名叫“查克(chá kè)”的人已化作尘埃,消散在他(tā)曾拥抱过的人间。
这么说好像(hǎo xiàng)略显悲伤,但本片通过《自我之歌》的(de)选段埋下了另一重注解。
“我辽阔(liáo kuò)博大,我包罗万象”中的“自我”有着双重(shuāng chóng)面孔—— 具象的个体“我”和容纳万物(wàn wù)的群体“我”。
换句话说,“个体生命”既指向(zhǐ xiàng)具体的血🩸肉之躯,也象征包容万物的(de)精神存在。
我们是沧海一粟,亦是天地(tiān dì)星辰。
此刻的每一次心跳,每一个(yí gè)拥抱,都是生命里最鲜活的(de)印记。 活在当下,便是对“存在”最好的(de)回应。
即便有一天“我”逝去,那些曾(céng)被珍视的爱💗与记忆,仍会在(zài)更辽阔的维度里继续生长,不是(bú shì)吗?


图源于网络
软饼干 / 作者